一、有性繁殖(种子繁殖)应用于剥取桂皮的乔化栽培
(一)留种
选由实生苗生长10~15年、树干通直、皮厚多油、味道芬芳甘辛、生长健壮、种子大而结实、无病虫害的植株为留种树。于9月-10月分批采摘外表呈紫黑色的成熟果实,果采下后堆放3~4天,待其果肉腐烂后,将果肉全部擦掉洗净,漂浮去空瘪的种粒,取出洗净,摊放阴凉处晾干表面水分,不能日晒。由于种子容易失去发芽力,应随采随播。如无法做到随采随播,应立即将种子与2倍体积的湿润河沙混合贮藏在阴凉处,但贮藏期不要超过1个月。
(二)种子消毒和催芽
播种前用0.3%的福尔马林液浸种30分钟,然后捞出种子放入密闭容器内闷种处理2小时,用清水冲附着于种粒外皮上的药液,再用清水继续浸种24小时。为加速种子发芽,可用湿沙层积催芽,沙床先铺3厘米厚的湿沙,再摊放湿沙种子(种子与湿沙比例为1︰3,拌匀),后覆盖湿沙2厘米,上盖薄膜以保持沙床的温度和湿度,当种子出现芽点时即可播种。
(三)播种育苗
育苗地宜选日照时间短、有适当荫蔽、水源方便、疏松、肥沃湿润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。全垦,碎土,除去宿根性草根和石块,施腐熟有机肥,耙平后作畦,畦高20厘米,畦面宽130厘米,畦间距33厘米。采用开沟点播法,沟宽10厘米,沟深2厘米,行距20厘米,粒距3~4厘米。播后覆土1.5厘米,并在地面覆盖1层芒箕草或稻草,以保持苗床的温度和湿度。播后20~40天发芽,发芽率80%~90%。当三分之一种芽出土后,分2次至3次揭去盖草,随即搭棚遮荫。待幼苗长出3~4片真叶后,可每月追施一次液肥,冬季停止施肥,做好防寒工作,以不低于5℃左右的棚室温度越冬。一年生苗高20厘米、地径0.5厘米以上即可出圃造林,种植株行距3米×3米或3.5米×4米。由于桂苗须根较少,实行沙床催芽,营养袋袋播或袋栽生产商品苗,造林成活率高,效果很好。
二、无性繁殖(扦插、圈枝和嫁接繁殖) 应用于采枝叶的矮化栽培
(一)扦插繁殖
扦插季节: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。
插条选择和截取:选择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树嫩枝(皮层青绿色)和半嫩枝(皮层稍带灰褐色)作扦插材料。插条用利刀剪切,下端切口成斜形,上端切口宜与干轴垂直,插条长为20厘米左右,嫩枝插条顶端留3~4片叶,并将每片叶剪去五分之四。切好后的插条应放在阴凉潮湿处。
扦插方法:插条可用1500毫克/公斤的萘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,直接插入沙床或清洁的泥床中。一般扦插行距为20~25厘米,株距为6~8厘米,斜插入土达三分之二,露出地面三分之一,插后覆土压实。注意遮荫与保温,土壤干燥要淋水,30~50天开始愈合生根。
(二)圈枝繁殖
圈枝季节:在新梢尚未长出、树干营养较集中的3~4月进行。
枝条选择:选择2~3年生、直径1~2厘米的优良健壮枝条进行圈枝繁殖。
圈枝方法:先于枝条基部环状剥皮1圈,长3~4厘米,切口要整齐干净,勿伤及木质部而折断,切口的皮层不要破裂或松脱而影响发根。剥口晾1~3天后,用沤软熟稻草和黄泥浆拌匀,缠绕上剥皮部位形成拳头大小泥团并用塑料薄膜包裹,保持一定湿度。如气温适宜,10~15天切口愈合,30~40天后便可发根, (下转35页)(上接34页)待新根由白转黄时,即可将圈枝带泥团切下移栽在苗床上或盛有营养土的小竹筐内培育。
(三)嫁接繁殖(芽接)
砧木的选择:选用生长健壮的2~3年生的本地肉桂作砧木。
接穗的选择:从大叶清化桂的优良株上,选取同砧木粗度相应、叶芽饱满的1年生枝条作接穗。
嫁接季节:一般在夏季进行。
嫁接方法:在砧木离地l0~20厘米处,先横切长0.5~0.8厘米的切口,再从切口中央从上到下纵切一刀,大小与芽片相等,切开韧皮部长约2厘米。用利刀在接穗芽的上方2厘米处横切一刀,再在芽下方1.5厘米处,用刀向上削成长3~4厘米芽片,略带木质部,要求光洁、平滑。将削好的芽片贴入砧木接口中,注意芽片不要倒放,用塑料薄膜由下而上包扎紧密,但别露出芽头,防止雨水侵入和芽片失水,影响愈合。过2~4周确认芽片成活后,在嫁接口上10~15厘米处将砧木拧折,并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芽,以促接芽萌发。待接芽第一次新梢老熟后,在嫁接口上1~2厘米处剪去砧木。湖南花木